独角兽创始人:我们不一样

杨槟2018-05-30 15:43:42来源:中国房地产金融

扫描二维码分享

??我们调查这些独角兽“掌门人”,发现他们有的是医生、有的是童装企业的老板……在这场独角兽的争夺战中,他们正上演着“跨界打劫”。

  “人生不能设计,但你心里的执着可以坚持。”这是房地产大佬冯仑的一句名言。如果说第一代房地产企业家,成功成名就依靠的是“榜样的力量”、“时代的春风”、“敢想敢干的韧劲”,被财经作家吴晓波形容这是“水大鱼大”所造就的话,在房地产业步入存量前时代之际,还有一些与房地产有关,但是不一样的创业者群体,这些房地产业内的新领军者,他们的成功之道显然各异。

??有机构公布的《2017年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中,房地产服务领域的独角兽企业的幕后掌门人,究竟与开放商大佬们成长轨迹有何差别,职业发展之道又有何关联,记者盘点了国内外房地产服务领域独角兽企业一把手的成长历程,揭开他们的幕后成长的故事。

??“跨界打劫”才是王道

??谈起独角兽,除了企业的商业逻辑、战略布局、发展模式等因素受到关注,话题始终少不了对创始人的讨论,或将焦点创始人的职业出身上。

??例如当前美国最具价值的创业公司之一的WeWork,总部位于美国纽约。作为联合办公领域的独角兽,其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亚当?诺依曼更是备受关注。

??大多数人只看到亚当?诺依曼1.96的身高和英俊的外表、留着长发以及以色列前海军身份。

??但鲜为人知的是,他还是一个天生兼具危机意识与商业头脑的犹太商人。WeWork是他的第五次创业,在此之前,亚当?诺依曼与他人合作创立了童装企业BigTent,开发了Egg Baby儿童服饰及爬行服(Krawlers),并成为知名童装品牌。

??总的看来,亚当?诺依曼从一个服装行业“跨界”进去众创空间领域的佼佼者。

??值得一提的是,同样作为“跨界”者——自如的创始人熊林,他向我们诠释了:传统IT男到A轮融资40亿的逆袭。

??有三年的联想集团工作经验之后,不安于现状,熊林认为编程做项目的生活略显平静、简单,不甘心做“技术活”的他报考清华经管学院MBA,从技术向管理型转型。

??从联想、到IBM咨询,再到链家、自如,前面看似不相关的行业经历,让他从IT精英到管理层的转变,不仅体验到不同企业的快节奏,在新领域中更是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另外一个“跨界打劫者”是小猪短租的CEO陈驰,记者整理他丰富的工作履历,看似所学专业、职业基础与之后创业领域无必然的联系。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的他留院做了长达4年的临床医生。后来为了改变体制内生活的一成不变,他选择了加入互联网大潮中。

??厚积薄发

??学过哲学的人会知道,凡是都有两面性。

??研究房地产行业独角兽企业的创始人,他们的职业出身、会发现更多有趣的规律。调查发现,很大一部分创始人们在创业前曾就职的工作与、职业为后来成为房地产相关行业的独角兽做出了前期铺垫,起到至关重要的因素。

??从国内来看,我国内地联合办公领域的首个独角兽企业优客工场,其创始人毛大庆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毛大庆在加入万科之前所任职的凯德置地,是新加坡知名房地产企业。2009年加入万科,历任万科集团副总裁、执行副总裁、高级副总裁,北京公司总经理、董事长,北京区域本部首席执行官。在地产行业从业多年的他,有着丰富地产人脉和政府资源。

??这对于毛大庆的创业之路,起到非常重要的帮助。有着丰富的商业地产包装和商业运营从业经验。在创客空间的包装和运营,跟凯德的商业化运营“异曲同工”。在凯德从业15年的毛大庆,有着项目操盘的能力。

??他有着国外的工作经验,这让他具有国际化视野。加上毛大庆是具有互联网思维的人,为他在后续创业中的添砖加瓦。

??相比之下,出生在江西的80后的土巴兔创始人王国彬也深有体会。在创立土巴兔之前,他拥有十多年的创业史,其中,创办电脑培训学校和一家装修公司,为之后的土巴兔打下成功的基础。

??用现在的词汇来说,当时的王国彬已经开始应用大数据的信息分析。对历届学员的数据分析,发现室内设计师在学员中占比最大。为了让培训结束的室内设计师能够成功就业,他又创办了一家装修公司,为设计师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从此与装修行业结缘。

??一边是对互联网技术应用方向的判断,一边是他对家装行业的了解,加上中国消费者电商购物习惯的养成,让王国彬毅然决然地投入了互联网装修行业,开始了家装O2O的卡位成为受各路资本青睐的宠儿。其代言人汪涵拍摄的广告,更是在一夜之间遍布公交、地铁和电视荧幕,在城市中刮起了一股绿色旋风,成为街头巷尾人们热议的话题。

??无论是创始人是“跨界打劫者”也好,还是深耕在某领域厚积薄发也罢。要成为独角兽一定也要不断地成长和学习,自我迭代,才能在众多企业中脱颖而出,成为下一个独角兽。

??附:独角兽创始人

原创 宏观 政策 市场 公司 土地 观点 金融 海外 产业链
专 题
返回顶部
扫描二维码分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