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5月PSL 新增4371亿创新高 未来变化几何?

张奇2018-06-27 13:29:43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扫描二维码分享

??21世纪经济报道日前报道,国开行棚改合同签订审批权限上收至总行,新项目基本暂停审批。

??由于PSL是棚改贷款资金的重要来源,若新增项目审批更加审慎,是否意味着PSL增长将受制约?对此,21世纪经济报道向央行求证,不过截至发稿,央行尚未回复。受访市场人士则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申万宏源宏观资深高级分析师李一民称,收紧PSL是大势所趋。不过华泰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李超认为,棚改、PSL都不会弱化,可能会弱化的是棚改货币化安置比例。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日前首单棚改专项债成功发行,棚改资金获取渠道进一步丰富,PSL投放节奏和规模是否将受到影响?

??多位受访人士认为,未来PSL仍将是棚改资金的重要来源。“PSL对于支持薄弱环节还是很重要的,至于投放规模央行也会考虑,根据当时需要相机抉择。”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称。

??PSL规模快速增长

??为解决棚户区改造的资金难题,央行于2014年创设PSL(抵押补充贷款)工具,此后PSL余额迅速增长。

??数据显示,5月央行对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三家银行净增加PSL共801亿元。截至5月末余额为3.12万亿元,创历史新高。今年前5月PSL新增4371亿,相比去年同期多增1424亿元,创历年同期新高。

??值得说明的是,以往PSL投放情况为月度公布,不过近段时间以来月中便会公布。如6月15日,央行公告开展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操作1000亿元,发放抵押补充贷款(PSL)605亿元,在此基础上,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1000亿元逆回购操作。

??“PSL上半年投放规模增长较快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有效补充基础货币投放,二是为了支持特定领域、薄弱环节的信贷供应。” 邵宇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不过李超认为,今年以来PSL明显放量目的就是打击长端利率,因为PSL利率低于市场利率,投放较多之后,就能引导长端无风险收益率下行,从而带动企业融资成本下降。

??“今年1-5月份增长同比去年较快,不过在投放之后出现一部分资金留存,这个问题目前被注意到了,所以PSL未来高增长的可持续性存在疑问。” 一位不愿具名分析师称,“目前国开行表态,大家担心房地产投资增速放缓,建议关注6、7月份PSL数据,是保持了此前的量,还是出现了下跌。如果出现断崖式下跌,那么房地产产业链资金的可持续性就有疑问了。”

??中信建投证券房地产研究团队数据显示,PSL与棚改有着极高的相关性。2014-2016年PSL占两大政策性银行(国开行、农发行)棚改贷款总额的比例分别为90%、90%和82%,2017年下降为50%,2018年一季度为64%。

??那么,目前国开行上收审批权限以及新增项目基本暂停是否会意味着未来PSL增长将受到制约?

??李一民认为,今年PSL投放强度显著提前,全年将呈现前高后低走势。今年1-2季度PSL投放增长明显快于去年,后续新增项目受理偏向谨慎,实物安置的比例上升,在本轮降准之后,PSL作为基础投放货币的作用下降,收紧PSL亦是大势所趋。

??不过李超认为,未来棚改不会弱化,因为现在经济增长韧性之一就在于棚改;PSL投放也不会弱化,因为央行放给国开行的PSL没有要求一定要货币化给到居民。唯一有可能降低的就是棚改货币化安置比例。

??他解释称,棚改两种方式一种是实物安置一种是货币化安置,两者都会带动地产投资,不同之处在于棚改货币化过程中,居民渐渐开始加杠杆,原来大家可能直接将拆迁款用来买房,现在可能做首付,剩余部分可以做其它事情,从而产生“货币幻觉”,推高了房价等。

??货币政策影响

??2018年6月首单棚改专项债发行,未来棚改专项债规模的增长是否会对PSL增长形成制约,从而影响到货币政策。

??邵宇认为,若棚改专项债发行对PSL投放形成挤压,肯定会对货币政策带来影响,因为PSL是基础货币投放的工具。

??前述不愿具名分析师认为,货币政策总基调还是管理总需求,资金支持棚改属于结构性政策,更多应该放在财政范畴来解决。长期来看,未来棚改对PSL依赖度应该会下降。

??李超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PSL投放是非常明确的打击长端利率的信号,重点考虑还是在于货币政策取向。今年的情势下,央行需要投放PSL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因此投放不会弱化。

??分析认为,按照规划未来三年(2018年至2020年)要再改造各类棚户区1500万套,棚改项目资金需求依旧较强,目前而言,新兴的棚改专项债短期内很难替代棚改贷款。

??“财政赤字目标自2012年首次下调,预算内资金偏紧,2018年棚改全年目标580万套,高于市场预期的500万套,PSL棚改贷款作为准财政手段有望填补资金缺口。此外,PSL棚改贷款具有成本低、期限长、风险可控、不增加狭义赤字等特点,未来仍将是棚改融资的主要渠道。后续需关注棚改专项债进展。”民生证券研究院分析师李锋认为。

原创 宏观 政策 市场 公司 土地 观点 金融 海外 产业链
专 题
返回顶部
扫描二维码分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