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弘禹2018-03-05 16:44:20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3月2日的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大会新闻发言人王国庆在向中外媒体介绍情况时透露,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方案已经报批。
??进入两会时间,作为两会热点议题的重要前瞻,各民主党派的提案或建议近期已相继公布。这其中,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建设就是焦点之一。
??粤港澳大湾区覆盖广东9市和港澳2个特别行政区,2017年经济总量已突破10万亿元,约占全国八分之一。它在被寄予“对标世界一流湾区”厚望的同时,又有着独特的“一国两制三关税区”格局。因此,如何强化粤港澳大湾区的互联互通成为一大关键。
??这也是此番多个民主党派在提案或建议中呼吁加快解决的问题。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发现,其中机制体制创新被视为核心,而高端产业协同创新发展则被视为重要落脚点。
??比如,民革中央建议,应成立高度开放的粤港澳大湾区“自由创新服务区”,以此为依托实质性推进深化粤港澳创新合作,探索区域一体化治理机制和新的创新服务体制机制。
??此外,农工党中央则提出“制定《粤港澳大湾区条例》”、“由中央统筹设立粤港澳大湾区联合管理机构”、“将大湾区建设成中国式新型‘硅谷’等一系列建议。
??创新体制机制呼声高涨
??当前,粤港澳大湾区正受到国家层面高度战略重视。按2017年7月国家发改委和粤港澳三地政府共同签订的相关协议定调,它的目标是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
??不过,尽管粤港澳大湾区已是中国经济最发达、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但要成为“国际一流”,却仍面临着挑战,其中最突出的就是机制体制问题。民盟中央在其拟提交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的一个提案中就指出,体制壁垒成为制约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突出障碍。
??这种障碍被普遍认为存在两个方面,一是粤港澳三地之间,受“一国两制三关税区”这一特殊格局的影响,三地互联互通不畅;二则是存在于广东9市之间。
??“香港、澳门与其它城市在政治体制和法律制度上存在较大差异,阻碍创新合作。”民革中央在《关于将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全球创新高地的提案》中说,这严重阻碍创新要素跨境流动,如人才流动受到两种体制限制,职业技术资格不能互认,阻碍国际化创新人才的引入和回流。并且,城市交通体系缺乏一体化规划和建设,通关便利化尚无大突破。
??农工党中央在《关于构建粤港澳大湾区整体协同发展模式的建议》中则分析,目前珠江东、西两岸两大经济板块的整体联通不畅,已成阻碍大湾区整体协调发展的严重瓶颈。这更导致城市间不同程度的重复建设等情况,致使整体综合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
??换言之,粤港澳大湾区原本该有的“强强联合”效应无法有效发挥,同时也意味着要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必须首先扭转这种互联互通不畅,甚至割裂的局面。
??对此,上述民主党派提出诸多建议。比如,农工党中央表示,因涉港澳,建议由中央统筹设立粤港澳大湾区联合管理机构。同时,要以市场运行法则为导向,以整体对外拓展全球大市场为目的,完善一体化共商、共建、共享统筹协调推进机制,打造开放程度最高、开发水平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经济活力最强的模范区。
??农工党中央还建议,应制定《粤港澳大湾区条例》等法规以规范大湾区发展,进而推动大湾区市场一体化、规范化和法制化,逐步形成共生融合的发展共识。
??民革中央也提出,粤港澳大湾区应创新体制机制,提升跨境协同创新效率,包括加快构建要素自由流动、市场深度合作、开放包容和高度国际化的新体制;协同制定粤港澳三地科技创新政策,建立科技合作常态化机制;进一步完善促进投资和服务便利化的相关政策,对港澳赴粤投资的创新服务机构和个人视同内资享受同种待遇等。
??事实上,记者在此前的调研中也发现,当前在粤港澳大湾区内部对创新机制体制,破解互联互通障碍的呼声已格外强烈,并且对于超地方权限的领域,渴望获得国家从顶层统筹支援。
??率先突破高端产业协同创新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制约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机制体制壁垒的破解,上述民主党派希望能够率先在大湾区的协同创新发展——尤其是高端产业发展上获得实现。
??这有其必然性,按照上述三地签订的《深化粤港澳合作 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大湾区的合作重点领域就包括: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构建协同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等。
??民革中央认为,大湾区创新资源丰富、创新能力突出、国际化水平领先,创新经济发展比较优势明显。农工党中央指出,应以创新驱动作为大湾区的立足点和推进器。
??而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之所以强调机制体制上的突破,现实原因是粤港澳三地的创新能力、资源和产业需要进一步深化整合和协同,以形成相辅相成效应。
??农工党中央就建议,应有效利用香港、广州和深圳三大中心区和其他城市在基础科研能力、科教创新能力、科技孵化应用、科技企业创设等方面的优势,扬其所长、互补短板,实现创新引领,转化创新成果,促进新兴产业的市场化蓬勃发展。
??农工党中央进一步指出,粤港澳大湾区要打造成为全球性金融高地和高端先进制造业前沿阵地,这包括要以高端服务业为核心推动法制、科技、金融、产业等机制创新;重点建设好高精尖研发基地、科创孵化基地、装备制造基地、物流枢纽基地、综合产业基地、国际中转和外贸等基地,使区内城市群合力形成优势互补的对外竞争联盟。
??民革中央同样在机制体制创新突破的基础上对粤港澳的协同创新提出诸多建议,如创建广东创新中心,并与香港创新中心、澳门创新中心组建粤港澳创新产业联盟;构建大湾区协同创新生态体系,成立若干国家创新设计实验室、工业设计研究院、设计工程技术中心等平台,形成集研发、制造、服务模式创新于一体的、资源共享的创新设计集群;设立大湾区创新产业发展基金,用于支持原创研发、创新示范项目、创新人才培养、大数据建设等。
??民革中央认为,应在大湾区核心地带将港澳及广东三大自由贸易试验片区联点成片,成立粤港澳大湾区“自由创新服务区”,以此为依托实质性地推进深化粤港澳的创新合作,探索区域一体化治理机制和新的创新服务体制机制,整合集聚世界级优质创新资源要素。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还注意到,以上民主党派的提案或建议还均关注到大湾区的人才问题,提出发挥香港“超级联络人”角色,制定粤港澳大湾区的国际化人才引进政策;建立定向服务大湾区的“粤港澳城市大学”,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做到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之全链条有机无缝对接等相关具体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