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岩2018-03-11 08:49:49来源:北京青年报
??3月9日上午,主题为“金融改革与发展”的记者会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中心举行,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副行长易纲、副行长兼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受邀出席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金融改革与发展”已经连续5年被定为人大记者会主题。同时,今年也是“三连任”的周小川连续第12年出席人大记者会。今年的人代会议程显示,3月19日将决定央行行长人选。
??国际化
??外汇微观监管不因周期而变
??过去的一年,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多次发声要严控中国企业境外非理性投资。在此背景下,有声音认为中国政府在限制资本外流。同时,记者注意到,国家发改委去年底公布《企业境外投资管理办法》已于本月开始施行。
??记者会上,第一个提问的外媒记者便抛出资本外流的相关问题。对此,潘功胜表示,“我国的外汇市场曾经在一段时间经历了高强度的风险和冲击。我们通过一些宏观审慎管理政策,对跨境资本流动进行了逆周期调节。”
??“另一方面,在2017年年中,我们四个部委对外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引导和规范境外投资方向指导意见的通知》,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政策已经非常公开化和透明化。在过去几年当中,在外汇管理微观市场监管上,我们按照中国现行的法律和外汇管理政策,加强了外汇市场微观监管,管理的着力点主要是打击虚假欺骗性交易,打击地下钱庄,加强跨境收支的真实性申报,加强金融机构的合规性监管等。需要强调的是,这些微观监管措施不会因周期变化而发生改变,它会保持在不同周期的标准一致性和稳定性。”
??开放的趋势还会继续加大
??金融行业市场准入方面的开放,中国已经准备多年。会上,周小川回应了相关措施“放慢脚步”的原因:金融风波。
??周小川解释称,中国实际上从90年代后期在准备加入WTO的时候,就开始酝酿在市场准入方面扩大对外开放。当时遇到亚洲金融风波,这个步伐稍微慢了一些。随后中国加入了WTO,在市场准入方面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对外开放。实际上在加入WTO若干年后,要进一步扩大开放,但是不巧后来又遇到了全球金融危机。“我们进入新的阶段后,确实在市场准入方面对外开放可以胆子大一些,开放的程度更高一些。”
??此外,易纲补充道,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16次会议和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也强调,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是我们对外开放的重要方面,要积极稳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安排合理的开放顺序。所以,我们人民银行和金融业要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于金融开放的部署。
??记者了解到,过去的五年里,中国相继推出“沪港通”“深港通”“债券通”,这些都是金融市场上的对外开放。“预计这种开放的趋势还会继续加大。”周小川说。
??人民币“走出去”政策已全部推出
??会上,有媒体希望得到更多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消息,但周小川对此表示,主要的政策该出台的都已经出台了。
??“市场参与者在多大程度上愿意使用人民币进行贸易结算和投资,在多大程度上用人民币计价交易,是谁也强制不了谁的,都是他们自愿按照他们的理解来考虑的。”周小川说,至于政府方面能够继续推动的事,是在资本市场和全球主要资本市场的连通方面,还有进一步可以做的事情。
??周小川认为,整个资本项目可兑换没有实质性的变化。开放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货币的自由使用程度应该高,但与此同时也要防范风险。整个国际货币体系也并不完善,所以有时候资本流动会起到副作用,会伤害某些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周小川总结认为:“因此这样的一种改革开放的进程,应该说历来都不是直线型的,遇到问题的话就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以便最终实现改革开放的目标。”
??防控风险
??督促商业银行房贷差别化定价
??国家机构改革作为今年人代会的热点备受关注,记者会中,周小川也透露其中包括了金融监管体制改革。
??记者注意到,去年7月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结束后成立了国务院金融稳定与发展委员会,其办公室放在了央行。周小川认为,这些都表明央行将在新的金融监管框架中起到更重要的作用。
??除了正在建立新的金融监管机制,记者了解到目前央行也正在牵头制定资产管理行业的监管规则。潘功胜会上透露:“在制定这个规则的时候,我们会考虑到怎么化解在资产管理业务方面所隐藏的风险,以及这个政策出台对金融市场的影响,我们会在这之间寻找一个很好的平衡。”
??“房子是用来住的而不是用来炒的”,这句话不但关乎民生,同时也直指防范房地产金融风险。
??潘功胜会上表示,央行长期以来一直坚持审慎的房地产信贷政策,我国的房地产信贷质量总体上良好,房地产金融风险是可控的。数据显示,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房地产贷款不良率是不到1%,而整体银行业的不良贷款是1.85%。“平均33%的首付比,在国际上看也是非常审慎的房贷政策。”
??此外,关于住房贷款利率有所上升,潘功胜表示,从稍微长一点的周期来看仍然处于比较低的水平。“这方面,央行会督促商业银行对住房贷款执行差别化的定价,积极支持居民特别是新市民购买住房的合理需求。”
??金融科技
??不慎重的产品,先停一停
??这一两年,有人因为比特币暴富,这个新生的金融产品一夜间让人趋之若鹜,但不久前,中国叫停了比特币交易。
??关于背后的考量,周小川透露央行比较早就动手关注金融科技方面的新技术,并组织了研讨会,同时进行了多方案的研究。“这首先表明我们对科技的总体态度。”
??周小川认为,像比特币和其他一些分叉产品的一些东西出得太快,不够慎重,如果迅速扩大或者蔓延的话,有可能给消费者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同时,也许也会对金融稳定、货币政策传导,都会产生一些不可预测的作用。“从央行的角度来讲,不慎重的产品先停一停,有些有前途的产品也必须经过测试、经过认证,确实比较可靠了以后再推广。研究一些新东西是好的,但是同时也要考虑全局、大局。”
??未来对虚拟货币监管是动态的
??会上,关于金融领域的新技术屡屡被媒体提及。有记者提出,央行此前说正在研究发行数字货币。对此,周小川解释了外界认识的误区。
??他表示,大家头脑当中的数字货币概念都是不一样的。央行用的研发名字叫“DC/EP”,DC是数字货币,EP是电子支付。
??“为什么把这两个连接起来?”周小川自问自答称,我们本质上是要追求零售支付系统的方便性、快捷性和低成本。应该说,数字货币的发展是有技术发展上的必然性,未来来讲可能传统的纸币、硬币这种形式的东西会逐渐缩小,甚至可能有一天就不存在了,这种可能性也是存在的。
??但同时他也表示,在整个过程中要注意整体的金融稳定、防范风险。特别是对大国经济来讲,一定要避免那种实质性、难以弥补的损失,所以要慎重一些。周小川提到,虚拟资产交易这个方向需要更加慎重。“虚拟资产交易从中国的角度来讲,也不太符合我们金融产品、金融服务要服务于实体经济的方向。”
??他表示,未来对虚拟货币的监管是动态的,取决于技术成熟程度,取决于测试试验、评估情况。
??现场
??连任16年央行行长周小川最难忘“改革”
??今年是周小川连续第12年以央行行长身份亮相人大记者会,同时,作为改革开放后任期最长的央行行长,这已经是其在这个岗位的第16个年头。
??3月9日的记者会上,媒体和以往一样,除了“金融改革”议题,最关心的就是他们口中的“小川行长”会否退休。会后面对追问,他和去年一样笑着说“听不清”。但在离开之前,这位爱笑的老人俏皮地回应了关于继任者的话题:“你猜呀。”
??脱稿,轻装上阵
??周小川登场后,北京青年报记者发现,他手中并没有那个统一制式的深色档案袋。拍照落座后,他手边除了会场准备的纸笔,再无其他材料。
??而这,似乎也成了周小川参加记者会的标志——脱稿回答。
??因为手中没有参考资料,在回答过程中,周小川的肢体动作相对更加丰富。而他每一次摆手、转头,总能引来摄影记者“长枪短炮”的一阵阵快门。
??一杯水不够
??正式开始前,摄影记者迟迟不肯停下手中的快门,周小川不得不用无奈的口气劝大家:“行了。”这句劝阻,逗笑了在场的记者和主持人。
??12年来,其笑容没有打一点折扣,昨天的记者会过程中周小川和左右两边的副行长频频互动,多次转过头和两位副手示意、商量。
??和此前几场记者会相比,央行的三位行长“分工并不明确”,他们似乎更愿意合作回答:一个人回答后另外两人补充。多次“合作”回答中,一般都是周小川从宏观政策方面说个大概,两位副行长再具体细化阐述。
??不过,即便是多有“合作”,但坐在正中的周小川参与回答的问题还是占了绝大多数。而他也和去年一样,是台上唯一一个把玻璃杯中的白开水喝完的嘉宾。事实上,北京青年报记者注意到,周小川在喝完白开水后,他又端起了陶瓷茶杯。
??回忆职业生涯
??按照人大公布的议程来看,会期倒数第二天将选举产生央行行长。
??公开简历显示,周小川是江苏宜兴人,生于建国前的他而今已经年至七旬。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就在我国金融系统任要职,大半辈子的经验让他成为我国金融业的“活历史”,而这也正是其敢于在众多记者面前脱稿的原因。
??北青报记者注意到,问答过程中,周小川多次回溯历史,一项政策的前身、一项改革的背景,他都是亲历者。谈及人民币国际化问题,周小川回忆称:“中国从90年代到现在,最早提出人民币要变成一个可兑换的货币,我记得是十四届三中全会,就是1993年就提出来了。”
??记者会上有记者问道:“您漫长的行长生涯中什么最难忘?”周小川的回应印证了外界给他定义的“改革者”这个标签,会上他说:“跟大家一起在金融改革开放方面做工作,向前推进,是很有幸的一件事。”